看着这两年活跃在荧幕上的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笔者不由得有些感慨,曾几何时,那些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信钰证券 ,也会被我们当作偶像一样崇拜。曾几何时,那些深深的伤害过我们的人也会被改头换面以英雄的形象出现在我们身边。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三位本应该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受人唾弃,但却被编剧搬上荧幕的“风流”人物!
一、多铎
不懂历史的朋友可能在看过《清宫秘史》《山河恋》后,就以为他是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为人仗义,爱好打抱不平的完美王爷(他是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但事实上呢?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是踏过了尸山血海才成就了杀神之名,那多铎就完全可以算得上清朝的杀神。1645年,多铎带兵前往扬州平定史可法的叛乱,因为史可法多次拒绝他的招降,试图坚守待援,并且还羞辱他。恼怒的多铎随即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扬州,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事实上死的大多都是汉奸,也就是投降的明朝军队),终于攻下了扬州。
展开剩余79%但尽管如此被俘的史可法依然不肯向多铎屈服,已经杀红了眼的多铎随即在扬州下了“十日不封刀”的命令,这也就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根据记载,这一次大屠杀清军起码屠杀了70万人,比后世南京惨案的2倍还多。
另外根据笔者了解,清朝初年在对明作战中,倒在多铎手下的普通百姓绝对不会低于百万,乾隆皇帝说他是“开国诸王战功之最”。但对我们来说,他就是双手沾满了无辜百姓鲜血的刽子手!
二、魏忠贤
电影和电视剧里的魏忠贤,被塑造成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明朝支柱,他一心为明朝续命,不惜得罪文人墨客,最终下台也是因为崇祯有眼无珠,自毁长城,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所谓“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可笑故事。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魏忠贤的可耻事迹,也算是顺道打打假。首先,魏忠贤并没有抗击外族入侵,明朝末年能抵挡清朝的所有文武大臣,无一例外都和魏忠贤泾渭分明,魏忠贤更是亲手害死了熊廷弼这样一位辽东长官,为满清入侵缓了一口气。至于打击贪污腐败,这就更可笑了,魏忠贤死后,被抄家出来的金银多达数百万两,他一个太监能有这么多钱?
而且魏忠贤为他自己修建的陵墓,豪华程度不比皇陵差多少,甚至还要更强。现在有人说魏忠贤所属的太监群体比文官群体有骨气,还拿陪崇祯上吊举例子。可历史上那个陪崇祯上吊的太监,跟魏忠贤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那些和魏忠贤有关系的比如李若琳、冯栓等人无一例外,全部都做了汉奸,而且还位列朝堂之上,真不知道那些为魏忠贤洗白的人是怎么想的!
三、纪晓岚
如果说前两个是可恨的话,那这个就是最令笔者感到可笑的。在《铁齿铜牙纪晓岚》四部曲中,纪晓岚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形象,他与乾隆斗智斗勇,与和珅明争暗斗,一心为民的同时还能抽空摆平朝堂大事。
但事实上呢?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编纂(后来短暂的担任过兵部,礼部尚书),只是负责编写《四库全书》罢了。在他官最大的时候,也跟和珅差了十万八千里,至于跟乾隆开玩笑就更是一个笑话。据史料记载,有一次纪晓岚为某个官员向皇帝求情,盛怒之下的乾隆大声说道:
“朕视汝不过优伶尔,怎敢妄谈国事?”
也就是自这里,纪晓岚就传出了“倡优大学士”的外号。
此外,历史上的纪晓岚相貌奇丑,做人还猥琐无比。史料记载他“貌寝短视”,说白了,不但长得丑,还是个近视眼,而且异常好色。史料记载:
“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也就是说他不但日驭五女,还非常爱吃肉,甚至以肉当饭。试问,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有电视剧上的那种本领呢?而且还有野史记载,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有一次连续五天没有开荤,就“两睛暴赤,颧红如火”,最后信钰证券 还是乾隆给他安排了两个宫女才了事。
结语
历史本身就是一团谜云,笔者也并不反对大家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只是我们在选择相信一位历史人物和一件历史事件之前,应该先查清楚,自己是否应该相信他。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谣言层出不穷,完全一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最后,笔者祝大家都能有一双慧眼,看清隐藏在岁月尘埃之中的真正历史。
发布于:天津市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